8月31日,新华网发表名为“无人机火了,头顶安全如何保障”的文章,指出目前无人机市场存在的“黑飞”现象,并表达了对无人机安全的质疑,称存在危害公共安全、侵犯隐私权、泄露国家机密三大隐患。在当前无人机市场升温的情况下,该文章或许暗示有关部门将加强对无人机的监管。
以下为新华网文章原文:
近年来,无人机“火”了。从航拍新闻、遥感测绘到农业植保,无人机的使用越来越普及。然而,无人机在方便人们工作和生活的同时,也引发不少争议。
有市民担心:这些在空中飞来飞去的航空器是否安全,坠落伤人怎么办?侵犯隐私怎么办?对无人机飞行,应加强监管力度。也有不少无人机飞行爱好者担心:一旦加大对民用无人机飞行的监管力度,会不会“一管就死”,再也不能随心所欲,想飞就飞了?
无人机安全有何隐患?
广州一家商用无人机公司的研发人员梁先生就表示曾被自己操控的无人机所伤。“螺旋桨转速过高,很容易割到人,不过幸好只是擦伤了自己,没有殃及其他人。”梁先生说,在试飞无人机时,通常是在人烟稀少、开阔空旷的场地进行,因此,通常伤到的是操作手本人。
张先生是一家售卖无人机及其配件的网店老板。张先生说,像他这种玩无人机好几年的老玩家,也不敢保证每次飞行不出意外,“无人机看起来体积小,但伤害能力大。虽然无人机伤人事件通常由于新手技术不熟练、操作失误导致,但也难保证老玩家不失手。”
梁先生和张先生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有关无人机失事的新闻时有发生。据媒体报道,2015年7月1日,深圳市福田区沙尾村,一架无人机高空坠落,砸坏路边停泊车辆,险些伤人。当事人王先生称,自己停在店铺外的私家车被突然坠落的飞行器砸坏,车上的挡风玻璃和前面的门全部被损坏。
此外,无人机航拍可能侵犯居民隐私权也引担忧。网友“夜鸣剑”说,“无人机普及能给物流带来变化。不过,最让人忧虑的还是隐私问题。比如高楼外面盘旋的无人机,谁知道是不是在窥探你?”网友“逍遥神行者”也有相同的顾虑,“无人机航拍不该侵犯他人隐私,路过没问题,悬停不可以。”
据了解,无人机普及的同时,也引发市民对无人机安全问题的担忧。目前,市民对无人机安全的质疑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无人机起飞降落过程中,发生坠落事故可能造成人员和财产的损害,存在危害公共安全的可能性;二是航拍可能带来侵犯隐私权的问题;三是可能泄露国家机密。
无人机飞行需何标准?
无人机飞行由哪个部门监管?“黑飞”现象为何严重?一次正规的无人机飞行需要怎样的条件和审批程序?
据了解,目前对无人机的监管,主要由民航管理部门和空管部门负责。若危害到公共安全,如出现事故或市民投诉,公安部门也会介入处理。
2009年以来,《民用无人机空中交通管理规定》《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低空域使用管理规定》等文件陆续颁布。
据中国民用航空局2013年11月颁布的《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驾驶员管理暂行规定》,符合以下三种情况的无人机飞行不需要持照。一是在室内运行的无人机;二是在视距内飞行的,质量在7千克以下的无人机;三是在人烟稀少、空旷的非人口稠密区进行试验的无人机。
“虽然以上三种情况不需要持照飞行,但所有飞行都必须申报计划。”中国航空器拥有者及驾驶员协会(AOPA)执行秘书长柯玉宝告诉记者,无人驾驶航空器属于通用航空范畴,只要是航空飞行器,就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是驾驶员必须有驾驶执照;第二是航空器要有三证,即国籍登记证、适航登记证和电台执照。第三是申请空域,向空管部门申请飞行空域和飞行计划。“假如你要明天飞,那么在前一天15时之前需向所管辖区的航行管理部门申报你的飞行计划。第二天飞前再打电话申报一次,防止遇到特殊情况。”
柯玉宝告诉记者,我国无人机起步晚,发展比较迅猛,但目前关于无人机驾驶航空器适航的法律法规还没有出台。因此,总的来说,无人机飞行需要满足的条件首先是人要有执照,其次是申报空域。有一项不满足就属于无人机“黑飞”。按照这个标准,我国目前大量的无人机飞行存在“黑飞”现象。
头顶安全如何保障?
对于无人机的管理,中国政法大学航空与空间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起淮说,现有法律法规对中国无人机从生产、制造、适航、驾驶员资质等多个环节的规定都是模糊的,都只有一些原则上的设定。仅驾驶员资质这一点,也是从去年7月份开始才刚刚有了无人机教员的培训。可以说,目前对无人机的管理、监管远远落后于无人机发展的速度。
“当前而言,最重要的是完善立法,尽快制定、细化无人机的行业规定和法律法规细则,完善人员、机构、编制等相关配套,加强对无人机监管的监督落实。”张起淮呼吁。
对于无人机可能侵犯居民隐私问题,张起淮说,无人机具备高空近距离拍摄的能力,存在侵犯居民隐私权的安全隐患。而目前在中国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去规范无人机侵犯居民隐私权的问题。张起淮认为有必要制定相关法规,规定无人机不能侵犯他人隐私。“比如,利用无人机进行高空拍摄,检验房屋质量,应当提前告知房屋所在小区居民。”
而据柯玉宝透露,目前,国家民航局和AOPA协会正在酝酿轻小无人机运行和监管方案。该方案利用大数据的概念,通过无人机数据的主动传输,来实现对联网无人机的实时监控与管理。
“无人机以驾驶员自愿的形式加入该体系。透过这个系统,能够实现对无人机的电子地图定位,以及对飞往违禁区域的无人机进行自动探测,为无人机能安全、有序地飞行提供电子指南。”柯玉宝说。
此外,企业也正在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保障无人机产品的安全性。无人机生产商深圳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公关总监王帆说,为避免安全隐患,企业会通过飞控系统精准定高、定位悬停、自动返航、敏感区域禁飞等功能,来提高无人机飞行的安全性。举例来说,当机载GPS探测到无人机已处于机场中心区域已定范围内,飞行器会主动发出限制指令,地面操作人员也会立刻收到安全降落的提醒。
“对于无人机的监督管理,确保无人机安全、有序飞行,确保居民的隐私权不被无人机航拍所侵犯,所有这些管理制度都在经历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在将来,技术的进步、政策的完善,会让无人机的飞行越来越安全、让普通居民越来越放心。”张起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