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文字摘自梁思成先生《北京——都市计划的无比杰作》一文。这位毕生致力于中国传统建筑研究的建筑史学家,怀着深厚感情写就的赞美中国古典建筑的文字,也感染了无数当代读者,深深的为北京独一无二的中轴线而赞叹。
然而放眼世界,还会发现:轴线,并非北京城所独有,相反,它是世界许多历史名城在规划建设时所采用的普遍方式。罗马、巴黎、华盛顿、堪培拉……每一座城市的轴线,都仿佛一根根优雅的指挥棒,串起了整个城市的华彩乐章。
北京:王者之轴
北京的中轴线南北走向,其意向直接来源于“中”这个汉字。《吕氏春秋》曾提到:“于天下之中而立国,于国之中而立宫,于宫之中而立庙”,是一国都城营建的原则。在这一观念指引下,历代帝王,均将“前朝后寝、左祖右社、坛台四环”作为都城营建的总原则。
老北京的中轴线,是紫禁城轴线的延伸。自打进了前门,这条线就脱离了公共空间,专属于建筑的主人。长长的轴线,仿佛漫长的皇权时代。
解放后,北京轴线在前门以南和景山以北的轴线渐渐模糊,但故宫前的中段轴线由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而得到加强,并使原先封闭的轴线具有了开放性的新空间;而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及永定门的复建工程,又重新强化了北京原有的南北轴线;与此同时,东西向的长安街也逐渐成为北京城又一主要轴线。
罗马:步行之路
西方文明之根的永恒之城罗马,是一座经过极其复杂的历史沿革而形成的城市。在罗马所有道路中,科尔索大街是罗马全城的主干道,或者说轴线。
科尔索大街的北端起点,是罗马的门户——人民门。进入人民门之后,便是人民广场,曾经的公开执行死刑地。区别于中国的种种公共活动往往发生在一座门前,这里是先进了门,然后才是广场,从这个意义上讲,罗马是一座开放的公共城市。
在罗马,路口的密集和道路近端的景观使得步行成为一种乐趣。街道的尽头往往有纪念性建筑,街道的长度是适应人的视线所及的、适应人步行体力的。因此,罗马这条轴线是一条道路,在起点和终点之间,并无其他纪念性建筑横亘其中——它是供人在其中通行并感受城市景观和象征意义的。
华盛顿:民主之道
备受世界各国的瞩目的历史名城华盛顿特,是名副其实的政治中心。而法国著名建筑师皮埃尔·朗法为它所设计的都市计划,则使它成为全世界为数不多的美丽都市之一。
朗法制定的城市结构是在方格路网的基础上确定主要的节点,并开辟连接这些节点的对角放射大街。国会、白宫、华盛顿纪念碑是最主要的节点,连接三个节点形成的三角形地区被称为“联邦三角区”,是华盛顿乃至整个美国最具有纪念意义的地区。
华盛顿特区的轴线系统体现了美国在独立战争之后,建成民主、自由独立的新型资产阶级国家这一国体,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的政体,体现了华盛顿作为政治城市的属性。
来源:中国国家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