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迷人的苏黎世位于阿尔卑斯山北部,是瑞士联邦的最大城市,这里全年都适合游玩。老城区如同司汤达在书中某处盛赞过的某位女士一样让人着迷;西区却又有着青少年偶像般的反叛与质感。本期我们走进这座永恒的时光之城,找寻你一定不愿意错过的最真实的苏黎世。
时光停驻

阳光透过道路两旁郁郁葱葱的树叶的缝隙流泻到地面上,给马路和过往的行人投下一阵斑驳,本就清澈的利马特河(Limmat)在阳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近似于无限透明的蓝,让人仿佛置身于亚得里亚海的慵懒时光之中。但街头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上班族和骑着自行车的年轻学生提醒着你:这里可是欧洲乃至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啊。

苏黎世火车站的门前更是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整个苏黎世或者说整个瑞士的人都会在这里中转,搭乘城市小火车或是长途列车前往自己或远或近的目的地,这里就像是人体高速运行的大脑一样。“苏黎世人对时间很在乎,迟到不礼貌,来得太早也不是一件好事。不过苏黎世的公共交通系统对于第一次使用的人来说还是挺复杂的。”

苏黎世虽然是德语区,但几乎人人都会说英语,所以问路也很方便。在去瑞士国家博物馆(Schweizerisches Landesmuseum) 之前,我们先去苏黎世大学转转,那里有最好的观景台,能看到整个苏黎世的老城区。苏黎世湖和利马特河分割并包围着这座城市,这景色,不管看多少次都不会腻。最奇妙的是周围穿着时髦的学生在喝酒、聊天、大笑,散发出年轻人所特有的那种阳光与无忧无虑,这一切竟与眼前蓝天绿树、古城名川的景象没有丝毫的不和谐。

而不远处一个个有着尖尖红顶的建筑就是瑞士国家博物馆,博物馆在瑞士国内一共有4处,苏黎世是其中最大也最重要的一处,作为瑞士最负盛名的博物馆之一,这里每年都会有4到6次特别展览,一般提前半年就会在网站上发布展览信息。每个来到这里的人尤其是小朋友都很开心,求知欲被完全激发出来,博物馆固有的板起脸孔说教的姿态一扫而空,瑞博就好像是你一个知识渊博但又爱开玩笑的好朋友,让你总是忍不住期待和他的下一次见面。
西区故事

火车的轰鸣声和车辆驶过所带来的微微震颤感,将苏黎世老城区田园诗般的景象拉回到工业时代,而巨大的集装箱堆砌而成的品牌门店和铁路桥洞下的各色商店、酒吧和创业公司又让你的目光所及呈现出一派后工业时代极富冲击力的繁华景象。“欢迎来到西区,欢迎来到不一样的苏黎世。”

曾经的苏黎世西区满是工厂和工薪阶层住宅区,而现在却变成了城里爱热闹的人们最常出没的地方。而这其中最为有 趣也最为成功的案例,大概要算是“Freitag”了。这个直译过来意为“星期五”的品牌,以帆船用过的破旧帆布为原料,在欧洲乃至全世界掀起一股“脏包风潮”。每款包都有自己的编号,确保独一无二,门店开在废弃的仓库里,这些让高端品牌嗤之以鼻的举动却让年轻人趋之若鹜。

西区的乐趣一半在那些古怪有趣的商店和充满活力的创意公司里,另一半则隐藏在那些不愿为人所道的酒精与音乐中。在火车不断驶过的桥下,林林总总的餐厅、酒吧与live house构成了夜晚最让人流连忘返的风景。走进那些门帘装饰各异的小小空间,在你耳边响起任何类型的音乐都不足为奇。西区是一个很包容的地方,几乎所有的想法都会得到尊重, 没人知道从这里走出的下一个服装品牌会是哪个,也同样没人知道下一个摇滚巨星会不会从这里的live house里被发掘。
甜蜜的生活

在苏黎世的最后一天,这座城市甜蜜而又柔软的一面也缓缓揭开面纱。作为金融中心,苏黎世的生活节奏与压力可想而知,但每天下午工作时间一过,苏黎世湖和利马特河边总是有成群的人们在游泳或是晒太阳。苏黎世人的生活和水有着不解之缘,他们中的很多都是一下班就带着泳装来到河边,和自然来个亲密接触。

阳光将湖水变成璀璨的宝石,并随着湖底深浅不同发出或蓝或绿的光芒,眯着眼睛的游客想在最后的行程中将这一切都锁在脑海之中。当地人跳入湖中,随之响起的则是一阵阵的嬉戏声与大笑声。一块大一点的毛巾就能在下班后让你在水中得到最惬意的放松。成双成对的情侣,带着孩子的祝福或是耄耋之年的老夫妻,不管他们所拥有的财富多寡,也不管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多少,在水边,苏黎世人总能找到让自己舒服的最佳方式。

“这是你第一次来苏黎世吗?”游船上坐着的老人用带着德国口音的英语问道。“是的,这是我第一次来,但我想我已经爱上它了。”游客笑着回答。让他惊讶的是,老人羞涩地笑了,仿佛是他创造了这座美丽的城市一般,那是带着自豪但又谦逊的笑容。不管等待进入苏黎世的人们此刻是什么心情,苏黎世会用自己的魅力让他们知道,这座城市有一种魔力,让每个来过的人都能随时感觉到它的呼唤,那是一种对于平和与幸福的向往与期待。
摄| 于棋同、苏黎世旅游局